第一家工厂刚刚创立3年,这老兄又在镇子上的另一条河边(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)起建了他的第二家工厂,这次不造纸了,造皮靴,轮胎等橡胶制品。
雷德里克·艾德斯坦好像把三年看成一季度一样,橡胶厂刚创立三年,他就和好基友利奥·米其林一起把两家工厂合并成一家,还转变成了股份制公司,艾德斯坦为公司CEO。
以河命名——Nokianvirta River
毕竟都是一家正经的公司了,也得有个正经的名字,两位好基友就地取材,就以橡胶厂旁边的"Nokianvirta River(诺基亚河)"命名——NOKIA(诺基亚)。
Nokianvirta,在芬兰古语中的意思是:紫貂(一种貂);Nokia的原意,仅指诺基亚领地、一种动物、一个地方、和一群人。
在此后的几十年中,公司也一直以"诺基亚"为名,并建立了属于的自己的"领地"(诺基亚社区);自己的产品和自己数以万计的"诺基亚人"。
诺基亚公司的第一个LOGO:
"远亲不如近邻"
因欧洲兴起工业化的浪潮,纸板和橡胶消费量急剧增加,而又造纸板又加工橡胶的诺基亚顺风起势,名声很快在行业内打响。
CEO艾德斯坦还建立了一"国际销售网站",把诺基亚的产品出口到了俄国、英国和法国,中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成为了诺基亚的重要进口贸易伙伴。
因诺基亚名声大噪,芬兰橡胶加工厂就派了两名行政人员前去"视察",他们发现诺基亚公司附近风景优美,又毗邻河流能为工厂提供水电,所以很快芬兰橡胶厂就搬到了诺基亚旁边做起了邻居。
芬兰橡胶加工厂主要是生产套靴的,与诺基亚达成协议,以诺基亚作为品牌,除皮靴和轮胎外,开始开发其他橡胶产品,如雨衣、地毯、球类及橡胶玩具等。
种下"电信种子",公司变集团
电缆是电信业的根基,诺基亚电信业发展的种子是在电缆厂种下的,电缆厂的最大股东是:苏兰橡胶厂。
芬兰电缆厂始创于1912年,起初只有"个位数"的员工,随着人们对电力运输、电报电话、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,电缆需求量也随之激增,工厂光速发展。
二战以后,电缆厂开始和苏联进行出口贸易,60年代开始,对西方国家的出口也迅速增加。
1922年,芬兰橡胶加工厂就购买了电缆厂的大部分股份,经历大约45年的发展,三大工厂最终联合更为——诺基亚集团。
从那个时候开始,诺基亚首先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造纸、化工、橡胶、电信等几个领域集团公司。
诺基亚在电信方面的发展萌芽是始于与电缆厂合并开始,当时电缆厂的电子部已经在研究无线电传输的问题了,这奠定了诺基亚此后成为全球电信巨头的基础。
英雄虽逝,其却名留千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